舊城走讀

李明哲

     雲迷霧鎖的早晨,我和同學為了實現規劃已久的古蹟之旅,而來到古稱「竹塹」的新竹巿。「竹塹」這個名稱原本取自於平埔族的「竹塹社」,後來在領時期,就將「竹塹」的「竹」字加上「新」字,成為今日的「新竹」。
    我們從月台走出來,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新竹火車站的全貌。領時期,臺灣巡撫劉銘傳為了建設從基隆新竹的鐵路,而在枕頭山腳下設立新竹車站。到了治時期,日本人修建了原本的路線,並興建「縱貫鐵路」,才成為今日的樣貌。這座建築結合了巴洛克風格與哥德式風格,是唯一一座沒有站牌的火車站,上方的拱心石雕刻了各種圖案,柱上也充滿了如勳章般的條紋,宛如在表彰這座車站,長久以來屹立不搖地守護過往的旅人。

哲1.jpg


    從地下道走出來後,可以在兩條路的圓環處看到東門城。東門又稱「迎曦門」,是在領時期鄭用錫等人奏請設立的,當時有東、南、西、北四座城門,後來為了都市開發而拆除其中三座,僅剩東門還保存至今。東門城採歇山重簷式建築,屋脊有著起翹的燕尾,屋簷下方懸吊著精雕吊筒,屋簷上方有磚砌成的「雉堞」,中央可用來架槍,並且從中攻擊敵人。

哲2.jpg


    再往前走一段路,可以看到一座和洋混合風格的新竹市政府。屋頂為東方建築所用的木架瓦造斜屋頂,入口處可以看到設計突出的玄關門廊,採用雙柱式以增加儀典性。而在大廳可以看到洋式拱廊及羅門柱子,充滿了歐式風格。當時日本人為了應付臺灣潮溼的天氣,還在裡面設置了許多推拉窗,讓空氣更容易流通。新竹市政府從治時期經過了多次改建,才成為今日的氣派模樣。

哲3.jpg


    走了一陣子後,我們來到了熱鬧非凡的城隍廟。才剛走進廟宇,濃烈的燒香味隨之撲鼻而來,令人難以忍受。再走進去一點,可以看見城隍爺莊嚴的端坐在神壇上,臉色十分黝黑,象徵著鐵面無私的管理陰陽兩界。旁邊還有一位陰陽師,是城隍爺的祕書長,祂的臉上半黑半白,表示不管你做了什麼好事或壞事祂都知道。另外城隍爺還下設了六司,祂們分別處理各種不同的職務,其中最特別的是速報司,傳說如果東西弄丟後去祭拜祂,東西都可以找回來。

哲4.jpg


    這次的古蹟之旅,我們探訪了許多領時期和治時期歷史建築的差異,也更加認識了臺灣以前的歷史。這些古蹟千百年來始終屹立在那裡,身為新竹人的我們,也應該平時多多去認識家鄉的歷史建築,並去了解它們的文化精神 

 

 

蔡采

     週日,我站在新竹火車站前,等待著作文班同學們的到來,因為我們即將展開一趟新竹的走讀之旅。既然要深入了解這片土地,就得先從地名由來認識起囉!原本這塊土地上住著一群原住民「道卡斯族」,他們的部落名是「竹塹社」,後來經漢人開墾,行政範圍重新規劃,從「竹塹」中取「竹」字,再加上嶄新之意的「新」,就變成現在我們熟知的「新竹」了。 
    同學們到齊後,老師便開始講解新竹火車站的歷史。從劉銘傳時,新竹就成了台灣第一條鐵路的其中一站。日治時期,日本人重新修建,就成了現在的模樣。新竹火車站結合了巴洛克式和歌德式的建築風格,陡斜的複折式屋頂和老虎窗、拱門式的車站大門、鐘樓……都是值得駐足欣賞的特色。另外,新竹火車站也是全唯一一個沒有標示站名的火車站呢!

采1.jpg

    隨著老師的腳步,接著我們來到了東門城,也叫做「迎曦門」,是四座古城牆中唯一存留的一座。西元1826年士紳鄭用錫,也就是台灣第一個狀元,奏請改建竹塹城獲准,重新修改地基,築造四座城門,但是有兩座城門因空間問題被拆除,一個被火燒毀,就剩下孤零零的東門城仍靜靜佇立著。迎曦門是「歇山重簷式」建築,屋脊有燕尾翹起,屋簷下掛著精緻的吊筒,給人古色古香的感覺,讓人流連往返。

采2.jpg

      接著我們來到了大名鼎鼎的新竹市政府,這棟古老又莊嚴的建築也是誕生於治時期,從西元1925開始修築,已經佇立在這裡將近一百多年了呢!這座建築形式為「和洋混和風格」,主體看起來是洋式風格。從大門進入後,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大理石樓梯,增加了不少威嚴感,十分氣派。

采3.jpg

      最後一個景點是人群擁擠的城隍廟。走進香火鼎盛的城隍廟中,坐在最中間的是城隍爺,臉龐黝黑,如果神明的臉是黑色的,那麼表示祂是司法之神,剛正不阿。兩旁有六尊神像,就像公司職位般,都是掌管不同部門的經理。拜完城隍爺後,我們便在廟口享用美食,我點了一碗蚵仔煎和珍珠豆花,而其他人則買了潤餅和芋頭酥。

采4.jpg采5.jpg

 

      這次的新竹市之旅真是收穫滿載,讓我親眼見識了許多年歲悠久的名勝古蹟,傳統的在地美食更是不令人失望,希望以後有朝一日還有能來到新竹尋訪歷史故事。

 

 

劉子平

     難得春雨稍歛,氣溫涼爽的星期日,我和作文班的老師、同學一同搭上火車,從竹北出發,準備前往此行的目的地──新竹市。

    我們一行人首先來到了新竹火車站前,這是一座兼具巴洛克和哥德式風格的建築,入口是圓拱形的大門,圓拱上方中央有「拱心石」,周圍以玫瑰、茶花和葡萄裝飾,充滿文藝復興的浪漫氣息,氣勢不凡,兩旁的柱上還有著近似勳章的溝縫,在老師的解說下,我們知道了新竹火車站也是全唯一沒有標示出站名的車站。我抬頭仰望,心想:要是沒有妥善規劃設計,顯目的站牌很容易就會破壞整體的美觀了。

子平2.jpg子平1.jpg子平3.jpg

 

 

    參觀完新竹火車站之後,我們沿著中正路,前往東門城。走過地下道,就來到了門城前的廣場。東門城建於西元1902年,又稱「迎曦門」,是一座歇山重簷式建築,城門採用圓拱形,看上去堅不可催。門前的廣場中央放著一塊巨石,那是「船首石」,據說是沿用了朝時的建築技術。

子平4.jpg子平5.jpg

    第三站,我們來到新竹市政府,以前叫「新竹州廳」,建於西元1925年。走近,只見入口設計了嶄新的突出玄關,根據以前的影像紀錄,可以發現當時沒有現在的廣場,轎車可以直接開到大門前呢!內部空間開闊,相當氣派,處處可見洋式拱廊及羅馬柱,牆面還有木質推拉窗,完全只用木頭打造,令人驚艷那時的設計巧思。

子平6.jpg

子平7.jpg

    很快的,我們來到最後一個景點:城隍廟。新竹城隍爺是台灣各地城隍中位階最高的,祂負責管理陰陽兩界,黝黑的面龐更是鐵面無私的象徵。城隍爺位高權重,同時祂手下的六司也善於明查暗訪。當然,來到城隍廟自然不可以錯過附近的傳統小吃,包子、潤餅、貢丸……數不清的美食,讓我們大飽口福。

子平8.jpg子平9.jpg

    今天的一日遊,我們觀賞了許多新竹的名勝古蹟,對於家鄉的歷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,這次學到的知識和美好的回憶,已經深深地烙印在我心中。以後外縣市或是外國的朋友來訪,我也可以帶他們來一趟文化巡禮!

 

簡煒樺

     晴空萬里的星期日,我與同學、老師一同搭上火車,前往我們此行的目的地,竹。

    來到了新竹火車站,走到戶外,我好奇地回首一望,就發覺因為沒有掛上標注站名的巨大站牌,讓我們能充分欣賞融合「哥德式」與「巴洛克式」建築的美貌,難怪它會成為新竹的著名地標之一。在出入口的栱門上,有一顆梯形的拱心石,就好似聖火臺,支撐著屋樑的同時也照耀著過往的人們。在拱心石的下方有兩根酒瓶狀的柱子,撐起這座拱門,一道道的溝縫就有如軍人的勳章,紀念它們的功勳。

煒1.jpg煒2.jpg煒3.jpg

    隨著老師的腳步,穿過一條條的小巷後,我們便來到了東門城。從東門城前的階梯向下看去,可以看到廣場中心貌似船首的「船首石」。拱門上有一塊寫著「迎曦」匾額的東門城,屬於「歇山重簷式」建築,原有東、西、南、北四門,但因街道改建,現今只剩東門屹立不搖,它歷經了代、治時期、以及戰後時期,是見證歷史的英雄。

煒4.jpg煒5.jpg煒6.jpg

    經過一番跋涉,我們來到了新竹州廳,這棟建築在西元1925年開建,1927年建成,現今已有九十七年歷史,處處可看見設計師的巧思,像是:可以上下推拉的木窗,不但可以防潮、有助通風,更能提供良好的採光。

煒7.jpg

    最後,我們來到了城隍廟口,新竹城隍爺是全官階最高的城隍爺,城隍爺的左右手是七爺、八爺,城隍爺當初就是看中祂們的義氣,就讓他們來協助自己。城隍廟中有六司,分別是──速報司、罰惡司、糾察司、樂善司、延壽司和掌管陰陽大小事的「陰陽司」。其中「罰惡司」是處罰作惡的人,警察時常來祭拜祂;「陰陽司」則是城隍爺的秘書長。

    今天「舊城走讀」的活動,讓我收穫良多,了解到歷史的可貴,讓我見證了新竹百年歷史的演變,欣賞了新竹州廳之美,感受城隍廟熱絡的氣氛,真希望能夠再次舊地重遊,一緬思古之幽情。

 

 

​​​​​吳若綺

若綺1.png

若綺2.png

若綺3.png

若綺4.png

若綺5.png

若綺6.png

若綺7.png

若綺8.png

若綺9.png

若綺12.png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kennyb0916 的頭像
    kennyb0916

    芥菜籽作文教室

    kennyb09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