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改革與社會變遷

86年全國語文競賽小學教師組作文第一名 新竹縣 施並宏

「有怎樣的教育,就有怎樣的國民;有怎樣的國民,就有怎樣的國家。」

西元一九七○年代,蘇聯太空船首次成功發射昇空,美國人從傳播媒體上得到這一資訊,引起了全國的大恐慌,因此而重新檢視美國教育,發現過度注重兒童本位的人本教育政策,導致學生基本學科能力的普遍不足,因此興起了重視學科本位,尤其科學教育的新政策。古往今來,每當國家面臨轉型的瓶頸,社會急遽變遷的時代,人們首先想到該改革的,一定是教育!德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,面臨國家生死存亡之秋,發表了「菲希特告德意志人民書」,念茲在茲是教育的改革;美國總統柯林頓於競選連任時,打出教育改革的口號,聲稱要讓美國「八歲的孩子都能讀,十二歲的孩子都能上網際網路。」因而贏得人民的選票。我們今天正站在世紀交接的當口,面對的是李總統登輝先生所說:「政治更民主,生活更自由,社會多元化」的二十一世紀即將到來,在這個一日數變,以變為常的時代,必須要以「教育改革」為國家謀求永續經營的第一要務,才能使我國在邁入二十一世紀之後,能保有過去的成果,並昂然屹立於國際社會。

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,無論是學制、課程、教材、教法,以迄師資培育方式及學校經營理念,在面對解嚴後急遽變遷的社會,皆感捉襟見肘,漸漸跟不上社會脈動。尤其民國八○年代以降,政治愈趨民主,人民已經能以成熟的民主素養選賢與能,黑金、貪污腐化逐漸為民眾厭棄;社會價值更為多元,各族群都願意在互相包容,互相尊重之下,營造「生命共同體」,另一方面,由於工商社會人際疏離,小家庭盛行,父母與子女缺乏足夠相處時間,造成本位主義、功利主義心態,人們普遍不善於處理群己關係,新新人類更標榜「只要我喜歡,有什麼不可以」的自利價值觀,因此造成道德淪喪,犯罪數量增加,年齡層下降,自去年起一連串重大治安案件,均導因於此。面對社會亂象,學校亦不能倖免的充滿功利色彩,且傳統升學主義、主智主義盛行之下,百分之七十學生被犧牲成為學校的「邊緣人」,復仇式社會,與社會亂象相互滋長,惡性循環。凡此種種,皆須由教育體制的根本改革著手,方能收振衰起蔽之功。因此,行政院自八十三年成立「教育改革委員會」,完成「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」,作為教改政策的總指導方針。「教育改革」在今日已是劍及履及的要務,吾輩教育工作者,焉能自外於教改浪潮之外?

為此,本於教育改革乃是因應社會變遷而來,筆者願就社會變遷之下之教育改革之道,提出一些淺見:

首先,我們的社會已是充分民主化的社會,在民主社會中,人人皆有參與政治的權利,法治則是維持社會安定的主要力量,因此我們要重視民主法治教育,培養學生「守法重紀,尊重人我」的觀念。而且,在道德逐漸多元的今天,傳統教條式的道德教育已不合需要,因此必須重視人格養成教育,運用價值澄清教學,培養學生自律的道德判斷,能有解決問題的能力,且能具備以國家社會為己任的胸襟。

其次,為因應社會的多元化,必須指導未來的國民重視人際和諧,能具備高的EQ,妥善處理群己關係。且要推動鄉土教學,使學生由了解本土文化開始,涵融族群共存共榮的胸襟。進而培養學生的國際觀,使其能尊重不同的文化,成為具有「鄉土情、中國心、世界觀」的未來國民。

再則,由於家庭結構的改變,導致親子關係的疏離,應該制定「家庭教育法」,重視親職教育,重新喚起傳統「父慈、子孝、兄友、弟恭」的倫理親情在家庭生根,營造溫馨、和諧的家庭環境。

最後,有感於「教育的興衰,起於教師的良窳」,以及吳部長說「教師是教育改革的主角」,每一位教師,都對教育改革責無旁貸,教師必須主動、積極地參與教改事務,了解教師法所賦予的權利義務,同時建立終身學習的職志,扮演學生言行的良好示範,及科技推動的尖兵,教育改革工作方能有根有基,可長可久。

   吳京部長曾說:「我們現在在教育的,是十二年後的國民」。面對社會變遷,教育改革工作必須劍及履及的去推動,但願每位教育同仁皆能抱持著愛與榜樣,以「鐵肩擔教育」、「雖千萬人吾往矣!」的態度,成為教育改革的推動者,則我們的國家、民族必能在二十一世紀發揚光大,成為地球村的中流砥柱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kennyb091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